——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施工巡禮
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(集團) 有限公司 (下簡稱上海市政總院) 創建于 1954年,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市政設計院之一。秉承“科學創新,誠信奉獻”的企業精神,貢獻社會,造福民生,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前茅,2008年獲得國家首批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證書,路橋工程,可承擔市政工程領域21個行業的工程設計?,F擁有綜合交通、地下空間、給水、排水、固廢、建筑、水利水運、環境工程等多個專業;人才集聚,技術力量雄厚,擁有2個國家級科創平臺、4個市級科創平臺、12個總院技術中心。
歷年來,上海市政總院將循環經濟、節能減排等先進技術應用在工程設計中,以“減污減碳增效”為目標,創新綠色建造技術,積極運用虛擬建造、數字化、逆作法、基坑變形控制等綠色技術,推廣城市地下綜合管廊,打造綠色礦山,建設綠色環保型管廊,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的無害化。
根據“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”市場需求,開拓綠色環保業務
上海市政總院在向“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務商”轉型過程中,深刻領會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價值內涵。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、人才、品牌優勢,在創新中發展,在發展中創新,追求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,人優我新,人新我超。大力開拓設計咨詢、城市更新、裝配式建筑、園林綠化、黑臭水體治理、生態保護和修復、水利水電、土壤修復、綜合管廊、海綿城市、城市更新等戰略新興業務,成為行業內基礎設施工程全過程專業服務的佼佼者。
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黨中央新時代綠色生態發展理念
上海市政總院作為全國市政設計行業的排頭兵,積極參與“建造綠色工程、建設美麗中國”倡議活動。從規劃設計、施工到運營管理全過程,堅決落實黨中央對節能環保工作的要求和部署,提升綠色建造水平,推廣預制裝配、節能減排、節水節地等綠色技術,致力于做美麗中國的建設者和貢獻者。
自2000年以來,上海市政總院在國內承擔了超過70項綜合管廊的規劃設計項目,參與
規劃設計的管廊項目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、70余個城市,主編了國家規范《城市綜合管廊
工程技術規范(GB50838-2015)》。目前,上海市政總院形成了完整的專業設計團隊,并在管廊建設技術及后期運營方面有豐富的經驗。憑借雄厚的實力,上海市政總院成功中標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。不忘初心,上海市政總院在松江管廊一期工程設計、采購、施工等建筑全壽命周期的關鍵環節,繼續推進綠色建造。
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分為玉陽大道段、旗亭路段和白糧路段綜合管廊,全長約7.425公里,設單艙、雙艙、三艙、六艙和七艙斷面,擬容納的管線包括110kv和10kv電力、信息、給水、燃氣、雨水、污水等。
作為目前國內第一個非聯合體EPC總承包綜合管廊項目,松江管廊一期工程積極落實
綠色建造理念,于2018年8月被評為上海市建設工程綠色施工達標工程。除此之外,該工程已榮獲的獎項有2017年度上海市建設工程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、2017年度上海“明星工地”、2017年度上海“人氣工地”、2017年度上海市平安工地、2018年度中國管廊建設示范項目等。2017年松江管廊一期工程成功入選住建部科技示范項目。
1.設計階段深化綠色理念
項目進行基坑圍護優化設計,對K3+320~K3+813區域的場地和基坑開挖深度相結合,
提出在原有局部區域場地開挖深度超過7米的情況下,對場地進行局部卸土,設計圍護體系由原來的SMW工法樁+1道砼支撐+1道鋼支撐改為拉森鋼板樁+2道鋼支撐。優化后節約了
工期、減少了費用。
考慮到松衛北路實際情況及管廊施工難點,取消原洞涇港東側的沉井,增加松衛北路東西方向各一個沉井,沉井之間采用頂管的方式進行對接,為避讓松衛北路及道路下線路提供有效保障,同時減少洞涇港與松衛北路之間的管廊主體結構及圍護的施工,以及原方案的翻交及管線搬遷的其他準備時間,大大減少工程所需的施工時間。
2.施工階段緊扣節能環保
聲明:本媒體部分圖片、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聯系刪除。